联盟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农机农具

合作社创新模式 让土地与农机搭档更加完美

发布时间:2013-09-24 | 来源:中国工业报 | 责编:

  在黑龙江省农机局局长郑联邦看来,现代农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对农机强烈的依赖性与土地规模之间的矛盾,以及一家一户靠农机实现增产增效的局限性问题,同时避免了以家庭为单位作业导致的土地细碎化,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笔账

  农机作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必须因地制宜。比如在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大米和玉米,而在河南等地,小麦则是主要产物。

  “虽然在大多数地区的农机合作社目前仍然以代耕、代收等服务作为盈利点,但在黑龙江这样的作业方式很难给社员带来利润,原因是当地所需的农机投入较大。如果还希望通过代耕、代收来获得相应利润,那么必须有足够大的量。”

  在当地农机局的指导下,黑龙江从2003年开始就在探索农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而从组建第一批农村合作社至今,当地的合作社数量已经从最初的18个发展到2000多个。

  据郑联邦介绍,经过不断的发展,全省涌现出了一批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分配机制合理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其中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就是其中的的典型代表。

  郑联邦所说的仁发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0月,2010年正式运营,成员仅7人。因没有自主经营的土地,仅靠代耕服务,全年亏损187万元。

  2011年,成员发展到314人,自主经营土地1.5万亩,实行了保底分红,每亩土地保底350元,总收入2763.7万元,盈余1343.2万元,土地亩均受益710元,投资回报率31%。2012年,合作社入社土地3万亩,成员1222人,总收入5594万元,盈余2759万元,土地亩均受益730元,资金回报率43%。

  郑联邦认为,仁发合作社三年迈出了三大步,主要做法:一是实行入社土地保底。经成员大会通过,入社土地每亩确定保底金350元,秋后按照协议先行兑付土地保底金。2012年入社成员工分得土地保底金1054元,有效保护了成员利益,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是土地再与资金一起参与分配。2012年入社土地折资款与其他参与分配资金2848万元一起分配,土地折资分红453万元,平均每亩有分红151元,合作经营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是提取公积金等同投资。2011年合作社提取公积金408.5万元,记入个人公积金账户等同投资,参与下一年度分配。2012年,经成员代表大会决定,按50%提取盈余公积金852万元,合作社两年累计提取公积金1260多万元,现在正常经营基本“不差钱”,增强了合作社发展活力。

  四是国投资产受益平均分配给成员。2011年户均分得12417元,2012年户均分得5631.06元。随着合作社成员增加,国家补贴分给每个人的受益摊薄了,但由于规模效益已经逐步显现,个人受益未减反增。

  “由于涉及农机、土地、合作三个方面的因素,现代农机合作社很难操作,国内外尚无先例,而克山仁发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给我们很多启示。”郑联邦说道。

  关键是土地连片

  “既然是典型代表,那么该经营模式是否可以成功复制,并在其它地区展开呢?”

  对于提出的疑问,郑联邦表示,现在黑龙江也有不少成功转型的合作社。哈尔滨市呼兰区金山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

  实际上,自黑龙江全省推广仁发农机合作社“带地入社,保底分红”的经验以来,金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福全就开始考虑合作社的未来生存和发展。

  经过与全体社员探讨达成共识后,刘福全及其成员开始分组逐村、逐户到农户家中动员当地农民带地入社。

  据了解,今年该合作社规模经营面积已达3.16万亩,预计总收入4099万元,最后每亩分配资金约为720元。

  “当然这种模式并不是一本万利,比如保底金的风险性,农民对分级土地分红方式的质疑等,都是未来两三年内合作社要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刘福全说,“但根据目前发展状况,附近农户要求进入的呼声越来越高,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吸纳农户带地入社,使规模经营土地面积达到5万亩,机械代耕代收土地面积达到3万亩。”

  郑联邦强调,合作社一定要与土地紧密相连,没有规模经营就没有效益。而一旦土地与先进装备结合在一起才能产出丰厚的利润。

  正是有这种考量,现在黑龙江省大多数合作社都设置保底,而保底的价格一般也依据当地土地的流转价格。如当地流转价格为400元/亩,合作社可以开出400~450元/亩的价格,用可观的收益吸引农民带地入社。

  而合作社之所以敢于开出高于土地流转的价格,是因为其拥有先进的农业装备,在这些装备的作业下,同样的土地能创造出比一家一户种田高出30%的效益。

  当然另一个好处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可以获取其他的收益。

  郑联邦说,2012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平均每个劳动力种地375亩,是普通农户的10倍多。在农机合作社的带动下,全省有近40万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而一个隐性的作用是促进了产业化的发展。郑联邦表示,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拉动了黑龙江省农业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提高了先进技术的到位率。2012年黑龙江省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1.7%,比2007年提高近11%。而且黑龙江独特的市场优势吸引了凯斯、迪尔等国外知名企业以及一拖、常发等8家国内大型企业落户该省。同时,还培育壮大了勃农、融拓北方等17家本地企业。

  而且农产品加工企业还主动与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寻求稳定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

  “可以说,因为土地连片,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和农机的发展,让黑龙江地区的农业产业微笑曲线更加完美。”

  “但带地入社、保底分红的模式天生也存在缺陷,突出的一点是,很多合作社没有风险共担的机制,一旦出现天灾人祸,风险往往由少数人承担。”郑联邦说,有鉴于此,仁发合作社已经取消了保底,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因此在他看来,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将来必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营模式。

2005–2013 中国农业品牌网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www.中国名牌农产品.cn
客服电话:010-51669640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3号
QQ在线沟通:加zgnypp@qq.com或1817603169为好友
京ICP备100538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