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合作社

省级示范社引领农民合作

发布时间:2013-02-27 | 来源:湖南日报 | 责编:

  

    本报2月26日讯(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柳青)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如何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我省以扶持省级示范社为抓手,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今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实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分级建立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

    从2009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将建设100个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省级示范社完善利益联结方式、规范生产经营机制。在省级示范社带动下,不少农村能人、龙头企业和乡镇涉农技术站所,特别是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和大学毕业生成为领办农民合作社的主力军,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步伐加快。据省农村经管局消息,截至2012年底,全省发展农民合作社14435个,比2008年末增长3.5倍,172.68万农户加入合作社。

    但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省农民合作社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特别是亟待破解融资难题,增强带动能力。在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的同时,省里尚未出台具体贷款扶持政策,农民合作社普遍存在贷款难题,发展所需资金主要靠社员出资入股,导致带动农户的能力还比较弱,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据悉,我省平均每个农民合作社仅有135个农户,全省还有1200多万农户没有入社。

    合作兴果业,“阿香”飘万里。作为省级示范社,安化阿香柑橘专业合作社在为民办实事项目支持下,旗下“阿香”成为全省唯一兼领柑橘和黑茶两大产业的优势“农字号”品牌。2012年,安化阿香柑橘专业合作社在8个乡镇发展基地32000亩,销售柑橘1.2万吨;入社成员人均柑橘纯收入4670元,比同乡未入社的农户高出1110元。

    本报今天刊发《春风激荡的田野》,聚焦安化阿香柑橘专业合作社

“阿香”品牌经营之路——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

    2月21日,正月十二,乡村还沉浸在节日喜庆气氛中。在安化县柘溪镇,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绪平却早早地忙碌起来。

    当记者来到安化县的阿香美黑茶园,夏绪平与20多名来自哈尔滨、乌鲁木齐、深圳等地的市场销售主管,正在认真听管理专家讲课。

    “从正月初十开始,公司的骨干就天天聚在一起,商量今年的‘阿香’柑橘发展大计,准备启动‘阿香美’黑茶的‘3+2’销售网络,电子商务、体验店、会员制等都在加紧推进。”面对记者,夏绪平笑言,“柑橘和茶叶,现在是两手抓。”

       品质信得过,品牌叫得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安化蜜橘”走上高峰,化渣爽口不愁销;转眼到了1997年,“安化蜜橘”遭遇卖难,价格跌至几分钱一斤。

    “有人买就卖,没人买就烂。”宝塔山村老橘农程国跃形容,以前卖柑橘是“吃碰饭”。

    其实,安化柘溪库区独特的小气候非常合柑橘生长“口味”:土石混合的坡地矿物质丰富,年降雨量约1600毫米,10月和11月的日夜温差利于柑橘快速糖化……

    优势资源如何变为优势产业?2000年,当时还是平口镇企业办干部的夏绪平,在省外考察了3个多月后,回家领办成立安化阿香优质果品产销合作社。他认识到,“通过合作社组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才能让柑橘的品质信得过,品牌叫得响,才能有市场。”

    合作社成立后,统一农资供应,每年筹资100多万元,到厂家统一采购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肥料、农药,按农事季节定点供应给成员,保证产品安全;建设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引进“宫川新系”等优良柑橘种苗,免费发放农户。统一技术培训,每年聘请技术专家免费举办技术培训班;免费投放杀虫灯,定期打药。统一由合作社上门收购、保底收购,确保橘农利益。统一使用“阿香”牌商标,统一在现代化的储运中心包装发运。

    如今,“阿香”柑橘在黑龙江、辽宁、新疆等省的200多个县市区均设有加工、销售网点,“阿香”品牌成功打入市场。

    “最困难的时候,是品牌救了命。”夏绪平回忆,2008年,柑蛆事件波及整个市场,柑橘严重滞销。

    虽然全国市场一片惨淡,但“阿香”柑橘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是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出的“中华名果”,因此“阿香”在主销地东北市场底气十足,坚守每公斤2.8元的价格,日销售额10万多元。这一年,公司虽然亏损,但并没有大伤元气。

    品牌带动发展。据益阳市农村经营管理局介绍,柘溪库区柑橘的商品率由合作社成立前的40%提高至80%以上,资源优势已成功转变为产品优势。

     挟品牌优势,进军黑茶产业

    合作兴果业,“阿香”飘万里。2012年,安化阿香柑橘专业合作社在南金、平口等8个乡镇已发展基地32000亩,收购、销售柑橘1.2万吨,销售收入6900万元;成员人均收入4670元,比同乡未入社的人均纯收入高出1110元,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柑橘做出了大名堂,夏绪平又打起了黑茶的“主意”。

    2003年,“阿香”合作社专门组建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2011年,该公司收购安化县茶叶公司茶厂,并注册成立了福之源天池湖茶叶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阿香美”安化黑茶品牌。

    近年来,茶叶成为安化的主产业。多年经营合作社积累的经验、发展的人才、拓展的渠道,让夏绪平对“跨界”发展黑茶产业很有信心。“上半年卖茶叶,下半年卖柑橘,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队伍也能更加稳定。”夏绪平笑着说。

    合作社经营,固定的基地和农户是巨大的优势。现在,茶叶合作社在柘溪库区8个乡镇发展了3万多亩茶叶基地,成立6个初制加工厂,年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今年初制加工厂要增加到30个。”夏绪平说。

    2012年,经过多年研制开发的“阿香美”荷香茯砖茶,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黑茶文化节金奖、第九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频频惊艳亮相的“阿香美”,迅速成为黑茶市场的后起之秀,颇受茶商和众多消费者青睐。

    由于“生产有指导,销售不用愁,款子靠得住”,一年下来还有盈余返还,合作社的规模日益壮大。柑橘合作社成员由刚成立时的几十户橘农发展到出资成员116人、其他成员4440多人;茶叶合作社的大小农户也已上万。

    今年中央1号文件将农民合作社定位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夏绪平激动地表示,未来将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不变,坚持高品质栽培不变,坚持合作社模式不变。

     ■心声

    合作社亟需专业农民

    本报记者 曹娴 周月桂

    合作社里人丁兴旺,夏绪平是有喜也有忧。

    “单个合作社并不是越大越好。”夏绪平说,“人多了,管理就难以到位。”

    现在,一个柑橘合作社、一个茶叶合作社,都是直接面对成千甚至上万农户,工作是千头万绪。身兼两个合作社的“掌门人”,夏绪平感到肩上的担子太重。

    他迫切希望,广阔的农村大地上,能有更多专业化生产的农民,由他们从事规模化的生产,发展更多的合作社。而龙头企业,只需与合作社进行对接。

    然而,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村里老幼妇孺多,“发展合作社,没有人出头”。

    “培养新型农民,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夏绪平意味深长地说。

    此外,发展合作社需要资金,加之农业发展周期长,一般至少需要5年。因此,缺少信贷支持,阻碍了大户的发展。

    对此,益阳市农村经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县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经费,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社会服务组织的业务培训。其中就包括鼓励有产业基础、有加工技术、有销售市场的能人和业主群体,牵头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夏绪平热盼,金融机构能优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适度简化贷款程序,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增加贷款投入,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前景更美好。

 


 

2005–2013 中国农业品牌网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www.中国名牌农产品.cn
客服电话:010-51669640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3号
QQ在线沟通:加zgnypp@qq.com或1817603169为好友
京ICP备100538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