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合作社

大学毕业生“知识入股“:创新让合作之路走得更远

发布时间:2013-01-23 | 来源:农民日报 | 责编:

  


    贵州省思南县常青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知识入股”吸引大学毕业生扎根山区创业兴农,实现产业与人才联姻、知识与市场结合,得以快速发展壮大。这一为高校毕业生依靠知识自主创业、贡献知识回报社会提供了新的视野,同时为偏远山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带来了成功探索与借鉴。

    “知识入股”成就“智力创业”

    近年来,思南县委、县政府为解决乌江思林水电站库区移民长远生计问题,组织引导库区移民合理使用移民资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

    2009年10月,白彩文兄弟4人与另外2位移民共同入股,成立了注册资本103万元的常青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全社现有社员227人,其中移民占80%。

    合作社理事长白彩文说,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股东都是农民,文化程度低,缺乏知识,导致合作社管理不规范,技术落后,产加销脱节,合作社一度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

    2010年11月,白彩文与华南农大毕业生杨彪相识。此时,杨彪正带着酝酿两年已久的立体生态循环种养项目,回乡寻求自主创业门路。由于缺资金,项目一直未能启动。

    一边是有资金盼知识,一边是有知识盼资金。两人一番深谈,白彩文当即邀请杨彪以知识和技术折价30万元入股,出任合作社总经理。2011年9月,杨彪又说服校友湖北籍卢猛、云南籍胡小青,分别知识入股30万元加盟合作社。两人放弃在外企月收入7000多元的高薪工作,决心在这偏僻山乡干出一番事业。三人以知识入股,共占1/8股份,每月还领2000元工资,食宿由社里负担。股东们主动推举杨彪为总经理,卢猛、胡小青为副总经理。

    至此,三位大学毕业生走上了“智力创业”之路,常青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成为贵州省第一家由大学生“知识入股”的农合社。
职业经理人取代“家长”治理

    常青农合社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职业经理人负责制。三名大学生作为社员、股东,同时作为经理人向理事会负责。凭借所学知识和在外企就职的经验,全程组织合作社的采购、生产、管理、经营事务,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调整完善。

    加盟合作社后,他们第一件事便组织召开股东大会集体会诊,针对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经营凭经验不作科学论证、合作效益低下等问题,制定实施相应措施。

    引入现代管理,解决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制定规范了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合作社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财务会计等运作制度;建立内部培训制度,三人每周轮流组织对合作社成员进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引入KPI绩效考评制度,聘用了铜仁职院4名茶叶加工专业毕业生,并对每个员工设立专属绩效考核制度,每个人负责什么、干了多少、该拿多少,一目了然。还设计了合作社文化体系和建设方案,完善了人力资源建设方案,并将这两方面内容写进合作社中长期发展规划。

    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一主两副两配套”的发展思路,以有机茶为主产业,以桂花、杜仲、枸杞等经济作物和紫花苜蓿、红白三叶等牧草为第一副产业,以鸡、鹅、牛、羊等畜禽为第二副产业;以有机肥工程为纵向配套、生物防虫为横向配套。运用立体农业循环系统模式,稳健发展有机农产品。

    转变经营理念,解决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种茶,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全面推进生态化种养、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模式。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年产500吨优质有机茶的精深加工厂,并注册“百家沁”商标,开通了合作社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如今,合作社有机茶品牌影响已扩及30个省区,上海、河北、广东等地多家企业发来订单,网销量占合作社销售总量的1/3,创造的价值却占了2/3。

    合作社整合200多万元资金,采取类似“返租倒聘”的方式,将社员小规模经营的茶园全部纳入合作社核心基地发展,保证有机茶园高标准建设与质量控制的协调性和集中性,缩短见效周期。同时实行“管理外包”、“协议收购”,将农事管理承包给300多个村民,赚取工资收入;采取保护价和市场价灵活变动的方式回购社员初级农产品,并按章程规定执行盈余返还政策。
知识主导抢占发展制高点

    不到两年时间,合作社成员由当初的89人发展到227人,茶叶基地面积由1400亩发展到3000亩,合作社资产总值由100多万元发展壮大到1000多万元。

    杨彪认为,当今企业制胜的法宝是“技术领先,成本控制”和差异化原则,这比扩大规模更为重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更应该把持续不断的创新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实施有机生产,打造生态茶园。

    2011年5月,合作社有机茶核心基地中的1350亩获得有机茶产地和产品转换认证,一举成为铜仁市获得有机认证茶园面积最大的茶企业。2012年,合作社首产春茶250公斤,每斤平均市场均价2000元,最高每斤卖到12000元。计划到2013年底,有机茶核心基地全部申请通过有机认证。

    构建循环系统,延展生态链条。在茶园里放养黑羽乌骨鸡、珍珠鸡、白鹅、旱鸭等禽类,帮助除草除虫,一年因此省下30多万元的人工锄草费。茶园圈舍里饲养牛羊,禽类、牲畜粪便用于茶园管理,省下数目可观的有机肥钱。整个茶园套种、间种绿肥、桂花、牧草、枸杞、肥田萝卜、花生、黄花菜等经济作物,与茶树和谐共生,形成茶园内部物质循环生态系统。2010年9月,合作社在茶园基地投放了6000只虫草乌骨鸡,所产绿壳蛋在广州、深圳、香港等市场和本地市场零售价分别为30元/斤、3元/个,供不应求。

    致力技术创新,构筑“特色领地”。在杨彪等人的倡导下,合作社组建了一支科研小组,筹备50万元经费,专门用于改进茶叶加工工艺流程。为此他们积极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合作,还与日本等一些海外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合作社自主研制了以纯天然中草药复方、蚯蚓、蝇蛆和黄粉虫、苜蓿草粉、五谷杂粮为原料的小鸡全价料,解决了合作社有机茶园基地散养鸡育雏阶段无添加饲料问题和疫病防控问题。经相关机构检测,该饲料配方还可用于改善笼养鸡产蛋的质量和风味口感。针对思南原产黄牛过去常用的杂交改良方式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合作社建立了品改试验基地,采取三元杂交、级进杂交的方式开展试验研究。

    目前,合作社辐射带动了周边200多户农户种茶1800多亩,户均年增加收入1万多元。合作社常年临时用工15000人次,人均日工资60元,每年可增加当地群众收入90万元。

    徐明东等10多户村民不约而同地主动将自家的养殖场建在了大学生们所在的茶场附近,他们说:“大学生来了,有知识、懂技术,眼界不一样,跟着他们干比自己干好。”(刘久锋 杨秀初)


 

2005–2013 中国农业品牌网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www.中国名牌农产品.cn
客服电话:010-51669640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3号
QQ在线沟通:加zgnypp@qq.com或1817603169为好友
京ICP备100538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988号